清晨的阳光洒在涧西村的古堡大街上,游客惬意地赏识着清代古民居的修建面貌;与此同时,聚和村箱包加工车间的缝纫机已开端嗡嗡作响,女工们手指翻飞间,一个个箱包逐步成形;稻地村的蔬菜大棚里,菜农们正熟练地打理着西红柿;吴家地村的田地上,乡民们忙着照料成群的绒山羊……日前,大同日报社“美丽村庄行”采访小分队一行走在广灵县壶泉镇的村庄郊野,深入感触这儿村庄工业欣欣向荣的微弱脉息。
依托全镇工业统筹布局,壶泉镇以差异化的开展战略,让每个村庄都寻觅自我的工业坐标,走出了一条“一村一品”的差异化工业开展之路,各村在村庄复兴的道路上并肩前行。
壶泉镇文旅见识深沉,为村庄开展供给了共同资源。镇内具有1处国保单位和5处省保单位,涧西村更是其间的灿烂明珠。
古村新貌的背面,是壶泉镇饯别“让文物活起来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该镇将涧西古堡与水神堂、下河湾湿地串联成线,推进区域旅行一体化开展,让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圈。
走进涧西村,踏上青石板小路,似乎步入了时光隧道。这样的一个东西长275米、南北宽250米的古村落内,古拙的大街、安静的古堡、保存完好的清代古民居修建群,都在静静诉说着百年沧桑。
“本年国庆中秋假日,咱们村招待游客2000多人。”涧西村担任人兴奋地说。
在涧西村的黑瓷非遗体会基地,一件件制造精巧的黑瓷陶具摆放在展现架上。该村将村庄旅行和共同的黑瓷文明结合起来,出资120万元修复古窑厂,约请传承人驻点教育,让游客亲手参与制坯、上釉、烧制全过程。
2019年,涧西村当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与山西第一批3A级村庄旅行示范村,2020年被确定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。涧西村担任人和记者说,他们每年可招待游客5000至7000人左右。下一步将着力冲刺省级村庄旅行要点村,打造晋北村庄旅行标杆。
壶泉镇的手工业开展势头微弱,其间箱包工业尤为杰出,全镇箱包从业人员从2023年的336人激增至现在的853人,成为大众增收的重要引擎。
在聚和村的和晟箱包加工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,咔哒咔哒的缝纫机声此伏彼起,20多名妇女坐在缝纫机前,脚下不断、手指翻飞。
“这是咱们为河北白沟代加工的一批电脑包和单肩背包,再过两天就要交货了。”加工车间担任人李玉香和记者说,公司现在有职工近30人,都是聚和村的乡民。每天订单不断,现在现已排到年末了。企业自2017年建立以来,每年可为村团体创收6万余元。
乡民李腊梅现已在这儿工作了6年,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,还能照料白叟孩子。她笑着说:“这比外出打工强多了。”
车间的样品间里,各式原创规划的箱包琳琅满目,每个箱包上印着“非凡”两个字。“这是咱们注册的‘非凡’商标,你们看款式和质量都不错吧。”李玉香拿起一个新款背包骄傲地向记者介绍着。品牌晋级正在悄然产生,从代加工到自创品牌,企业走出了一条晋级开展的新路。
走进稻地村的蔬菜大棚基地,一株株西红柿长势喜人。菜农们正在棚里忙着打理,脸上洋溢着丰盈的快乐。
“咱们种的是草莓西红柿,甜度高、口感好,商场求过于供,”大棚基地技术员曹斌快乐地说,“这批西红柿春节前就能上市了,直接发往北京新发地商场,正好赶上一波好行情,1斤估计能卖到八九元,一个棚一年能收入七八万元。”
稻地村共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造就了这儿的蔬菜质量,享有“广灵菜篮子”的美誉。现在,全村共栽培温室阳光蔬菜大棚28座,其间村团体6座。
“壶泉镇‘设备农业大镇’的优势正在不断扩展,全镇现已建成凉棚1006栋、暖棚672栋,设备农业规划稳步扩展,工业系统日趋完善。”伴随的壶泉镇党委副书记刘广芊说,本年,壶泉镇在西河乡、蕙花、文兴三村流通土地2200亩,用于开展高标准西瓜棚项目,倾力打造“壶泉西甜瓜”品牌。
在吴家地村的郊野里,刚刚收成完的玉米地里满是秸秆,一只只膘肥体壮的绒山羊正在啃食着秸秆上的“养分甘旨”。
“这批羊是10月份从内蒙古凉城买回来的,在村里育肥三四个月,正好赶上春节前的好行情悉数出手,除掉本钱,一只羊能赚二百七八。”该村饲养大户王建明本年出资240万元购买了2000只绒山羊,估计纯利润可达55万元。
王建明和记者说,每年秋季往后,秸秆丰厚,正是饲养的好时节。他们使用绒山羊抗冻耐寒的习性,在田地里围起羊圈,育肥绒山羊。而绒山羊的粪便发酵还田后,能够改进土壤,有利于农作物成长,构成生态循环。
在这种共同饲养形式的带动下,现在全村12户乡民饲养绒山羊10000只左右。村里还建立了广灵县兴吴农贸有限责任公司,方案带动全镇开展绒山羊饲养5万只以上。